治疗方法:
针刺疗法:
采用“下焦及远端法”针刺,即:重在取下焦及远端补益要穴为主治疗。下焦取穴:关元、气海、中极、肾俞、命门、次骨羽人彡,每次选取其中3个为主穴轮流针刺。远端取穴:合谷、太冲、血海、地机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太溪,每次选取其中4个为主穴轮流针刺。配穴:腰痛加委中、昆仑;干咳加鱼际、列缺;便秘加承山、支沟;胃痛胀满加阳池、复溜;抑郁、心理负担重加内关、阳陵泉。
操作:穴位常规消毒,取直径0.25 mm,长40 mm的毫针针刺上述各穴,均用补法,令较为和缓的针感持续传至腰腹及盆腔区。每次留针30分钟,中间行针1次,于月经前1周针刺3次,行经期针刺2次,隔日1次。
中药治疗:
予自拟补益经验方。药物组成:益母草15 g,熟地黄12 g,当归12 g,山药12 g,炙黄芪15 g,党参12 g,白术12 g,丹参10 g,白芍药10 g,赤芍药10 g,川芎10 g。
伴胸胁痛加三七粉(冲)3 g、郁金12 g;伴脱发加何首乌15 g、淫羊藿10 g;伴痤疮加陈皮12 g、黄芩10 g;伴失眠加远志12 g、茯神10 g。
用法:上药加水约500 mL,煎煮约35 min,取汁200 mL,复煎加水300 mL,煎煮约25分钟,取汁150 mL,与前汁混合分2次早晚温服,每日l剂。
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。
中医学认为痛经的病机主要是冲任二脉气血流注失常,胞宫失于濡养,以致“不荣而痛”;或在经期受到外邪侵袭,引起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,使气血运行不畅,胞宫经血流通受阻,导致“不通则痛”。原发性痛经主要病机为“内外相因,冲任瘀阻”;继发性痛经主要是由于胞宫器质性病变或其他疾病所致。
痛经病位在冲任及胞宫,变化在气血,腹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,就本质而言以虚为本,因无论是外邪侵袭、内外之邪互结,还是胞脉失养,都是在正气虚弱、邪气亢盛、正不胜邪的基础上产生的。故治疗以补为重。
针刺根据治疗原则及具体局部、经络辨证,取下焦及远端部补益要穴施补法。关元、气海、中极为任脉补益调经止痛要穴,由于任脉为阴脉之海,主行于腹阴,诸阴经均直接或间接交会于任脉,其中关元、中极为足三阴经交会穴,关元、气海均是全身四大补益要穴之一,此三穴均具有大补元气、温肾壮阳、益精养血、祛寒化瘀之功。
《素问·骨空论》王冰注:“所以谓之任脉者,女子得之以任养也。” 《十四经发挥·十四经脉气所发》曰:“督之为言都也,行背部之中行,为阳脉之都纲。”督脉为阳脉之海,总督诸阳经及阳气,命门为督脉益肾补虚要穴,具有补肾阳、益精血、强筋骨的作用;次骨羽人彡、肾俞是养肾安腰之太阳经要穴,功擅益血调经,温中止痛;合谷、太冲合称四关穴,具有助阳益精、滋养肝肾的作用;足三里为胃经合穴、下合穴,是全身强壮穴之一,活胃土,运气血,强腰肾,调经血;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,濡养胞宫;太溪为肾经原穴、输穴,活血止痛,温经调元;地机、血海是足太阴脾经穴,理气调血。
补益经验方用药均为妇科调经之要药,方中熟地黄、当归、山药、炙黄芪、党参、白术补气养血,壮阳调经,温散宫寒,通经止痛;益母草、丹参、赤芍药、白芍药、川芎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。
诸药合用,理气而不耗气,活血而不破血,温经而不伤阴,使瘀化寒散,经调痛止。针药结合重用补法治疗痛经疗效确切,值得推广。